这十种菜炒着吃容易致癌

根据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公布的研究报告,2010年至2011年,该中心共收集了133种食物样本,包括肉类、蔬菜、豆类和小麦制品。结果发现,样本中47%的食物含有可能致癌的丙烯酰胺,其中零食含量最高,平均每公斤680微克,其次是蔬菜及其制品,平均每公斤53微克。

该中心还将22种蔬菜样品送到实验室,分别在1200瓦和1600瓦的电磁炉中无食用油干炸3分钟和6分钟。结果表明,烹饪时间越长、温度越高,蔬菜中释放的丙烯酰胺越多,食用油油炸和干炒的检测结果相同。

其中,西葫芦高温加热后释放的丙烯酰胺最多,平均每公斤360微克,仅低于零食薯片(680微克)和薯条(0微克)。大蒜和洋葱经过高温蒸煮后,每公斤分别释放出200微克和150微克的丙烯酰胺,分列二、三位。此外,空心菜(140微克)、柿子椒(140微克)、茄子(77微克)、芥蓝(61微克)、丝瓜(60微克)、芹菜(54微克)、芥菜(52微克)都进入了前十。相比之下,生菜、菠菜和苋菜在油炸后释放的丙烯酰胺较少,平均每公斤不到10微克。

延伸:鱼怎么吃最容易产生致癌物。

哪种烹饪方法会产生较少的油烟和有害物质?在相关实验中,确定了油干烧、炸排骨、炒青菜、炸鱼、炸鱼、爆炒、炒菜等几种烹饪方法,发现:

油烟浓度最大的是炸鱼,平均浓度为25.5 mg/m3,达到12.8倍;

其次是油干烧,平均浓度为22.0 mg/m3,达到11倍;

而炸排骨、炸鱼、炒菜的油烟浓度较低,平均浓度为2.3 ~ 3mg/m3;

油烟最小,1.8 mg/m3。

不同烹饪方式产生的油烟大小依次为炸鱼油、干炒、炸鱼炒菜、炒菜。

最新食品产品代金券免费领 > > >  领淘宝券   领京东券   领拼多多券

最新更新

关于爱裙哥|联系我们|免责声明|网站地图

  鄂ICP备12009513号-2 鄂公网安备42120202000528 Copyright © 2012-2024爱裙哥 版权所有